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筚路蓝缕 > 分节阅读_9
    r/>   在当时,木材的主要交易都是通过“林产管理局”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只有“林产管理局”有权向木材交易商开立提货单。但很奇妙的是,开立提货单的过程是,先由各个公家机关提交建筑计划和设计图纸,然后再详细算出其所需木材的数量,并向“林产管理局”提出申请。经核准后,大部分申请机构便以提货单为依据向业商索要好处费,他们把提货单交给木材商人,要求其先行垫付货款,收到货款后,“林产管理局”方才根据核算过的数量供给木材。

    当时台湾全岛上至军方下至乡镇公所各级学校,不管有无建筑需要,统统提出申请,再全部交由商人包办图利。木材商人为了通过申请机关取得木材盈利,就要支付一笔好处费给申请机关,然后再与“林产管理局”主办单位谈条件,请其指定有利的树种及交货林场,造成“林产管理局”滥发提货单,爆发了当时“林产管理局局长”洪维炎的木材卖空买空案。但是类似的舞弊行为还是其次,主要是提货单既然是当局“林产管理局”所发,总要有所交代,因此将千百年所留的森林资源,不计一切后果地施加滥砍,由于所需木材量多,一些单位甚至将千百年的宝贵桧木也砍伐下来用作铁道的枕木,糟踏物资莫此为甚,罪恶滔天。

    那么,为什么“法规”条文不能改一改呢?当然这又牵涉到经济管理合理化的问题。当初所有专家一致认为,台化每月7 500吨枝梢材的料源肯定会有问题。但是结果却是,仅台化和“中华纸浆”两家公司每月就需要约60 000吨枝梢废材。如果再加上其余几家生产纸浆的公司,那么整个岛内对枝梢材的消耗大约10倍于7 500吨。而在此情况下,枝梢材的供应仍没有太大问题。由此可见,台湾当初对资源的浪费有多少!那些专家的估计有多错误!

    当局的口号是开源节流。如果说农村节俭一条毛巾就是节流,那么任意废弃“国家”大好资源就更是不懂得如何开源。试想,如此怎能谈经济发展,工业起飞呢?节俭一条毛巾就像是工厂改善操作方法一样,其成果看得见,也摸得着,但资源浪费却是“政府”经营管理不善所致。

    王永庆决策的前瞻性在当时无人能比。他的想法的确是变废为宝,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台化的原料问题,同时又避免了与棉纺织业界直接竞争。

    台化公司在投产之后,仍然沿循了王永庆的“量增、价低、质优”的发展思路,不久其规模便赶上了台塑和南亚。台化投产当年的营业额为亿元新台币,第2年是亿元新台币,第3年是亿元新台币,第4年则超过了10亿元新台币。到了1973年,也就是王永庆第一次申请轻油裂解计划时,更是高达35亿元新台币。

    之后,王永庆转而在台化又陆续建成了尼龙原丝、尼龙加工丝和尼龙织布等系列工厂,从而使台化的业务范围一共包含了嫘萦棉和尼龙两大系列,同时设厂地点也由原来的彰化一处伸向了宜兰、龙德和新港等地。

    bookbao8.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901”工程(1)

    1989年11月30日,王永庆在家人的陪同下从美国出发,先取道日本,后又经大连进入大陆。对于王永庆的到来,大陆高层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派专人赴大连机场迎接。王永庆一行到达北京后,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当时,一切都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王永庆一行被安排住在钓鱼台国宾馆,显然受到了高规格接待。在王永庆到来之前,大陆高层领导曾专门召开过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在会上,大家非常认真地落实了多项接待活动的细节。

    在此次访问当中,王永庆提出要在大陆投资一个7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应该说,70亿美元对于刚刚开放10多年的大陆经济来说,的确是一个大项目。对于如何承接这笔资金,当时许多人心里并没有底。尽管如此,大陆一方仍然为此作了大量扎实的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班子,分成几个工作小组,分头承担各项接待任务。

    王永庆的总体设想是投资70亿美元,建造一座年炼油1 000万吨、乙烯70万吨的石化工厂,并自备电厂和远洋与内河运输船队,产品100%供应国际市场。围绕这一设想,王永庆向大陆有关部门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大陆一方向台塑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油;二是双方以合资方式合作;三是由大陆一方提供可供建厂的土地。另外,为表示合作的诚意,王永庆亲自选派当时担任长庚医院院长的张昭雄与大陆卫生部门洽谈,并提出台塑愿向大陆捐献两座各3 000张床位的医院。

    在当时,会谈当然是艰难的,因为双方都有许多障碍要克服。在大陆一方,要突破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理论界对于“姓社姓资”的问题都还远没有搞清楚。王永庆所提的后一个问题,也就是土地问题比较好解决,但前两个却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大陆经过10多年的发展,自己生产的石油尚不敷所需。至于以合资方式合作,那么资金从哪里来也是大陆一方较为头疼的事情。而在王永庆一边,台湾当局是否允许他赴大陆投资还是一个未知数。两岸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虽说已显露进入“快速发展”的征兆,但实际上仍是外松内紧。

    1988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正式实施,这一《规定》实际上是大陆对台经济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但是4天之后,在国民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李登辉却在致词时宣称,台湾当局对中共“绝不存丝毫幻想,也绝没有任何妥协可言”。李登辉的致词可被看作是其日后“戒急用忍”政策思路的高度概括。

    两岸政治的不稳定总是直接波及经济往来。1989年5月13日,台湾“经济部长”陈履安重申,禁止岛内企业界直接投资大陆。5月24日,台湾有关官员透露,当局已拟具“原则禁止,例外规范”的间接投资要点,准许“合乎规定的”台湾厂商以间接方式赴大陆投资。所以说,王永庆在当时的情况下赴大陆考察,仍旧冒着被人说成“通匪、资匪”的风险,更何况台塑不是中小企业,而是台湾民营企业的一只领头羊。

    从时间上看,王永庆早有赴大陆投资之意。就在陈履安发表谈话的当天,王永庆也对外宣称:“只要当局今天点头,我明天就去。”其实, 早在两年多前,在台湾当局刚刚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后,台塑集团的几个母公司就开始通过美国公司的关系,间接派人到大陆去考察。据说,考察团共有5个人,以石化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名义,从美国前往北京,并在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安排下,参观大陆的石化工厂及考察未来大陆可能发展石化工业的地点,全部行程近一个月,从北到南,对大陆的石化工业状况作了一个通盘的了解。

    据媒体报道,台塑代表团此次的考察行程包括参观北京燕山石化厂、山东齐鲁石化厂、上海金山石化厂,以及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更重要的是,大陆随行陪同人员还带领他们到一些适宜建厂的沿海地区,实地了解投资环境。

    当时看过的地方有宁波和湄州湾等地。宁波离上海很近,腹地广大,人力充沛,但地质较差,码头风浪较大,不过北仑港码头水深可泊15万吨轮船,不失为建设石化工厂的理想地点。至于湄州湾,大陆已在当地规划了一个面积为6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湄洲湾水域面积516平方公里,主航道水深15~20米,适宜建设深水码头。

    “901”工程(2)

    此次考察应该是台塑集团第一次派人实地了解大陆市场,当时的目的只是为了知己知彼,并无具体计划。但以后随着到大陆投资的台商数量愈来愈多,台塑集团的有关人员也多次藉探亲之便,直接去了解投资环境及台商在大陆的经营情况,先后不下四五次之多,足迹遍及广东、厦门以及澳门、海南岛等地。至于是否有投资决定,一时众说纷纭。

    台塑集团的一位高级主管说,台湾工商界人士到大陆去探亲考察的已不知凡几,其中不乏知名度很高的人士,甚至有些已经在大陆投资建厂了,可是外界很少传言,也不会引起大家注意。倒是台塑集团,哪怕只是一位员工或同仁回去探亲,都会引起一些传言,使得台塑集团简直不敢有任何动作,甚至不方便到大陆去考察市场,实在是感到困扰不已。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塑集团不愿意因为单纯的考察行动被外界渲染,甚至被人诬为“统战工具”,所以百般避讳。实际上,台塑早就通过岛外关系,甚至日本商社,对大陆的一些重要地区作过市场调查,其中包括深圳、广州、惠州、厦门及海南岛等地。另外,就在王永庆出访大陆之前,大陆的一些大型石化企业也曾派负责人亲赴美国,参观了台塑美国工厂,实地了解过王永庆在当地的投资情况。当然,这一切也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但不管怎么说,王永庆自己的话以及有关其下属赴大陆考察的传言,实际上为他年底密访大陆埋下了一个伏笔。

    1989年末的一天晚上,王永庆在其美国新泽西州的别墅里,召开了一次“行前准备会 ”。会议虽是在家里举行,但内容却十分严肃,台塑集团的许多高层人员都参加了,主题是分析、讨论台塑的大陆投资计划。开会时,所有在场人士均热烈发言,详细提出了个人的看法,表达自己对集团前途的由衷关切。

    与会的大部分人认为,因两岸各自的政治经济情势不同,担心纵使经营非常成功,恐怕资金不能自由使用,结果会弄得血本无归。也有人认为大陆工资低廉,是大型企业的最佳投资地,不仅较台湾优越,同时也可以大陆市场为腹地,与世界跨国集团展开竞争,从而使台塑集团立于不败之地。不过还是有干部担心,一旦在大陆遭遇劳资纠纷,那么会由于工人势力过大而无法合理保障资方的利益,因此建议赴大陆投资应该考虑再三,谋定而后动。讨论分析的结果是,大多数干部均持保守态度,认为风险太大,不如先观望一段时期再说,免得白白辛苦一场。

    王永庆在静听了各位干部的分析与建议之后,最后总结说:“过去‘国家’的强弱,决定于她的钢铁生产量,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转变为决定于石化业,尤其是乙烯的产量最为重要,全世界都往这方面发展,因为它有带头作用。目前美国年产乙烯1 600万吨,日本年产700万吨,中国大陆包括燕山、大庆等石化厂的总和约为100多万吨。”

    “第一步是,如果台塑在大陆的投资计划能够实施,那么整个集团的乙烯年产量可达154万吨,整体产能将增加150%,同时还可带动许许多多的下游产业一同前往投资设厂,推动台湾石化工业在整体上实现转型。”

    “第二步是,台塑将在大陆投资医疗事业。台湾的长庚医院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经验,不论规模或品质都是东南亚最好的,目前在台湾拥有四个大型的医学院区,带动了台湾医疗界的良性发展。因此我计划在北京、上海、福州、厦门建立4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医院,首先以长庚医院多年的营运经验协助大陆提高其医疗品质及水准,然后再进行汽车工业的研发。因为大陆人口达13亿,土地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因此交通工具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台湾和大陆将来都可以逐步提高汽车的自制率,最终达到自行生产的目标。我今年已经75岁了,若能为整个民族做几件重要的事,这一生也算没有白活,就算血本无归,又何足惜之!”

    1989年12月5日,大陆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决定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会见王永庆。这位享有“改革开放政策总设计师”称号的伟人对王永庆的到来高度重视,同时心情也十分高兴。在邓小平看来,王永庆是大陆早就希望看到的台湾企业家之一,因此非常欢迎他来投资。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901”工程(3)

    为了满足王永庆的要求,邓小平交代随行官员说,要配合王永庆,要和王永庆积极合作。当时,大陆“工作班子”在政府内部对于王永庆的到访,和要投资的石化项目所使用的名称代号是“1130工程”,后来对外则一律改称为“901工程”。前者的寓意在于纪念王永庆于1989年11月30日到访大陆;后者则在于纪念“海沧计划”于1990年1月开始商谈。

    这天,参加会见的还有前国家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主客双方一见面,立刻就像一家人一样聊了起来,一点也不见外。

    王永庆告诉邓小平说:“台湾的环境有其特殊性,1895年满清政府对日战争失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实施了50年的殖民统治。在
本文链接:https://www.1y51.com/14_14156/313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