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神都锦绣 > 第488章 不对称消息(一)
);
在人数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大唐军队顽强坚守一日,取得“超低战损比”这一重大战果,无疑令全军士气高昂。
虽然说,将领们都知道,“百济大军”实力犹存,依然能够发动全线攻击,但是,高昂的代价,他们愿意付出吗?
行动就是最好的答案!
次日,天色刚刚大亮,“百济大军”即如潮水一般扑了上来,尤其是在没有“八牛弩”的正南方向,近一千名全甲胄步兵,在“刀盾兵”掩护下,迅速逼近工事。
谢岩见状,毫不犹豫的命令老张头率领乡里两百名装备“折叠铁枪”的府兵出战,务必挡住那千名甲兵。
“野战防御工事”从本质上来说,是以简易的“墙”辅以沟壑来保护自己人并阻挡敌人,它没有真正“城墙”那么高大坚固,也不是无坚可催,真要是让大批敌军肆意破坏,很快便会坍塌,只是一般而言,无铁甲护身的轻步兵,很容易被强弩、手弩杀伤,难以长时间逗留工事前,所以破坏力很有限。但甲兵不同,不仅自身防护力足够,且有“刀盾兵”掩护,哪怕“精钢弩箭”,也很难一次性射杀,如若任其抵达工事下,很容易以火烧、斧劈等形式对工事进行破坏,所以,派兵跳出工事,正面厮杀以阻挡,才是正解。
对付全甲重步兵,无论横刀或是陌刀,其效果均不如铁枪,尤其是全铁打造的“折叠铁枪”,不仅枪刃锋锐,且因自重较大,在惯性加成之下,直捅可破重甲,称得上是“近战杀器”。
也正是由于武器装备上的优势,谢岩才敢于以两百人,硬抗敌军千人。
相较昨日而言,今日之战,更加惨烈!
“百济大军”避开了有“八牛弩”的正东面,自南、北两个方向,各自投入五千兵力,并且在弓兵支持下,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试图以最快速度冲上工事顶端,而后向下冲杀,好几次眼看就要成功,都被后续策应唐军给击退,双方你来我往,围绕工事顶端一线拼死争夺……
“投石机”把能扔出去的,全部投掷而出,到最后,甚至连敌军尸体也用上了;各种箭矢,包括弩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减少;并无作战任务的“施工队”,以及“观摩团”成员,忙着给各处军卒换弓弦、弩弦以及上弦装箭,同时搬运各种物资,救治伤员……
这一战,从早到晚,从无停歇。
直至夜幕降临,“百济大军”退去,战斗才算是结束。
谢岩看到,许多军卒就地躺下,一些人甚至腿一软跪倒于地,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毫无疑问,军卒们太累了!能够支撑到现在,完全凭借战斗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现在敌人退了,精神气一松,也就支持不住了。
“唉——”谢岩内心之中,叹息一声,然后收拾心情走进军卒之中,慰勉、安抚、鼓舞,不可或缺。
经过大致统计,唐军战损接近于昨日,“百济”方面似乎战损也和昨日差不多,但是有一点不同,那一千兵全甲重步兵,在面对面厮杀混战中,遭受重创,近六百人被阵斩,余者大多受伤,而“卫岗乡”府兵,阵亡八十,生者全为轻伤,不足为虑。
经询问后得知,府兵里有不少人练就左右手均能“单手上箭”,是以在战斗中可以寻机打出“精钢弩箭”,在面对面距离下,重甲亦不可挡。
刘仁愿得知此事后,大为感慨,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连“羽林左卫”也自叹不如,那不仅仅是装备上的差距,更多是作战方法,当然,还有一点是他无法明白的,即士兵个人素质。
全部进过学,识字且能通读大多文书的军队,在大唐,仅有“卫岗乡府兵”。因为进过学,读过书,所以他们善于思考,懂得分析和总结,而这种无声的变化,外人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对个人影响很大,而当人数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整支军队来说,也就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即,从军官到士兵,均能够根据战场情况,主动求变,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只是,等大唐军方完全意识到士兵个人素质的重要性时,那已是很多年后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百济大军”是否继续猛烈攻击,唐军上下无人得知。
不过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如此不计伤亡地猛攻,突破“野战防御工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毕竟己方消耗太大了!
两日激战下来,油料消耗一空;“八牛弩”箭矢不足二十支;各种弩箭只剩两成,这些还都是从战场上回收了部分才勉强凑齐的数字。似白日那种高烈度战事,再有一日,便会完全消耗掉,届时,恐怕只有挥刀死战了!
死战?谢岩可没有这个想法。
且不论战事并没有进行到这一步,即便是,他也觉得自己是有底牌的。
其一,“羽林左卫”离开此地已有两日,应该有所动作了;其二,万不得已之下,可以趁夜突击进山,左右不过十里地,他不认为“百济大军”能够完全封锁住这一大片空旷区域。
因此,谢岩连续两个晚上,派王决带人出去探查“百济大军”部署,以确定必要时行军路线,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无需慌乱。
主帅稳如泰山,将士们自然安心,该吃吃,该睡睡,养足好精神力气,明日再战!
战事第三日。
非常奇怪,没有想象中的敌军大举进攻,甚至于连人影子也没有出现。
怎会如此?每个人心中都浮起疑问。
答案自然是没有的。
既然没有敌军,那肯定也不会出现战事,于是乎,休憩、疗伤,修补工事,火化死去的本方军卒,便成为今日之事。当然,必要的警戒以及派出斥侯探查,还是必不可少。
晚间,王决向谢岩回报:“敌军依旧在原地,却加强周边警戒,难以深入探明。”
谢岩未置可否,只是命其下去休息,一切待明日再说。
接下来的三天里,依然没有出现一个敌军,仿佛“百济大军”遗忘了唐军一般。
直到王决再次回报道:“末将连日观察,‘百济大营’内炊烟逐日递减,不知是何缘故?”
“减灶之计?”谢岩疑惑地道。
“末将以为,不大可能。”王决道:“即便此刻,敌军大营内少说还有两万人马,我军断无可能主动出击。”
“难道说,是雷火他们在后方搞出大事情了?”谢岩心中如是想到,不过嘴上却说:“敌军如何,无需去管,我军安心驻守便是。”
有了主帅的这句话,坚守、警戒,也就成了常态。
谢岩率军连续两日血战,重创“百济大军”一事,并无人知晓,更不可能知会大唐朝廷,然而,“大唐水师”遭受大败,却在第一时间里,传进“洛阳紫薇宫”。
只是,皇帝李治以及大唐军方高层,事先有过设想使用“诱敌之策”,再加上谢岩和“水师”有约定,所以对此事,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全当没有发生过一般。
但是,消息传入“卫岗乡”后,却引起了太多人关注!尤其当听闻,谢岩仅仅率领三千兵马跨海深入“百济”境内时,众皆哗然,并引来无数议论……
有人说:“谢侯轻敌冒进。”
亦有人言:“侯爷孤军深入,意欲重现‘安胜关大捷’!”
更多的人却认为:“朝廷应当派出援军!”
在所有人之中,最关心、最担心者,非贺兰敏月莫属。
虽说女子不问政事,更莫说军事,但贺兰敏月怎么说也是当今皇后亲侄女,旁人做不到的一些事,她却可以,比如——入宫面圣。
进得“洛阳”,贺兰敏月先回“周国公府”拜见祖母,一来问安,二来也有征询之意。
杨老夫人何尝不知孙女心思,只是明确表示:“国事自有天子圣裁,皇后亦不可随意进言。”
贺兰敏月想想也是,便熄了入宫念头,可一想到谢岩困境,不觉又是满面愁容,心神不宁。
终归是亲孙女,杨老夫人见其愁苦,只得暗自摇首,而后向其言道:“朝中不乏谢侯故友,上书圣人,乃臣子之道,亦为份内事也。”
贺兰敏月瞬间秒懂祖母之意。很简单,妇人不可问政,然朝臣却有此权责,直接找皇后,还不如找大臣来得直接容易,毕竟谢岩率军出征乃是为国分忧。
那么,找谁去呢?
贺兰敏月自己并不认识几个大臣,更没任何来往,况且与谢岩尚未大婚,很难借用“谢家主母”这个身份,一时之间,她还真就想不起当如何是好了。
本文链接:https://www.1y51.com/62_62418/32109137.html